Page 33 - 111防制就業歧視案例實錄16期
P. 33

專題研究        Monographic study



            較為輕易     11 ;或是勞工事先告知因懷孕狀況不適調職,最後雇主仍逕
            予調職,則雇主之調職行為顯然不符勞動基準法第 51 條之保障意旨,
            因而產生懷孕歧視之疑慮。此外,如果檢視個案勞資關係的脈絡後發
            現雇主調職之動機係出於針對性、報復性或是刻板印象,也構成性別
            工作平等法第 7 條之「性別歧視」。

              綜上,若認為該調職違法,勞工得依據勞動基準法第 14 條第 1
            項第 6 款及第 4 項、第 17 條主張不經預告終止勞動契約及請求資遣
            費;若勞工認為該調職同時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更得提出申訴。在
            勞工釋明差別待遇之事實後,雇主應就差別待遇之非性別、性傾向因
            素,負舉證責任(性別工作平等法第 31 條),如果雇主無法舉證推
            翻之,則應可認定雇主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第 7 條之規定,將受新臺
            幣 30 萬以上至 150 萬元以下之罰鍰(性別工作平等法第 38 條之 1),
            勞工另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第 26 條請求損害賠償。




            伍、評析與結語
              關於勞工調職或勞動條件之變更,如果是一般的勞工調職,應依
            據勞動基準法第 10 條之 1 及誠信原則等等綜合判斷;如果是涉及懷
            孕勞工之調職,則需另外注意該調職是否另有構成性別工作平等法第
            7 條之「性別歧視」。在判斷雇主是否「因性別或性傾向因素」為調
            職處分時,應檢視勞資關係之脈絡,並參酌勞動基準法第 51 條之精
            神與立法意旨,若調職後之工作更不利於該勞工之懷孕狀況、調職前
            之工作反而是較輕易之工作,或是勞工事先有告知因懷孕狀況不適調
            職,最後雇主仍逕予調職,則此調職將違反勞動基準法第 51 條之保
            障意旨,恐有涉及懷孕歧視之虞。

            11 參照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98 年度勞簡上字第 13 號判決。該案例事實是勞工原為教師,在懷孕後被調
               派為負責招生之行政工作,必須配合校外招生、發送傳單、清點物品、整理倉庫等不適合產期將屆之
               懷孕婦女所從事之工作,但該勞工一開始雖然不願意,但後來仍同意調職。法院認為該勞工係囿於受
               僱身分,為有保全工作、賺取收入之無奈,始迫於形勢,而形式上同意上開職務之調動。法院並參酌
               勞動基準法第 51 條規定,認定勞工實際上係不願從事調動後之新職工作內容,即使勞工有同意職務
               調動,該調職仍然違法。
                                                                               31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